京都市东北方向高耸挺立的比叡山,自古以来被视为镇护京师的圣山。山中寺庙延历寺作为”古都京都文化财产“,于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Text : Yūji Fujinuma / Photo : 谷口哲 Akira Taniguchi / Cinese Version : 林 雨 Yu Lin

Keyword :

京都岚山看比叡山,眼前的是渡月桥

与旧佛教势力对立的新宗派

最澄,生于神护景云元年(767年),日本近江国滋贺郡人。年少出家,后赴南部,19岁在日本佛教的中心奈良东大寺接受佛教中最正式的戒律“具足戒”,正式出家。而后因不满奈良佛教的腐朽,来到人迹罕至的比叡山修行,他借得智者大师著作,抄写学习,苦读精研,宣讲天台教义,并在比叡山建起了一乘止观院(也就是现在的延历寺),还亲手雕刻了药师佛像供于本堂。

最澄在比叡山一修就是十二年之久,虽然多年来宣讲天台教义,但自知没有师承,难为正弘。于是,他决心入唐求法。延历23年,38岁的最澄作为遣唐使一员与后来的真言宗开创者空海等人东渡大唐,在中国求法期间广采博引,回国时,最澄已是身负台、禅、密、律四宗传承,并将贵重佛教典籍带回日本,在比叡山开创了天台宗。

而此时奈良旧佛教势力过多干预政治,引发国内大乱,令天皇不满。区别于旧佛教,最澄所创立的天台宗则主张培养优秀僧人来传播教义。当时全国只有三所寺庙设有戒坛,而只有在戒坛举行授戒仪式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僧人。最澄希望在比叡山设立天台宗戒坛,但并未获得朝廷的许可,加之新旧佛教不断产生激烈冲突,最澄还未实现自己的主张,便于弘仁13年圆寂,享年56岁。

最澄圆寂后仅7日,朝廷便颁布了戒坛设立的许可,次年,嵯峨天皇登基后赐号“延历寺”,延历寺从此兴旺起来。清和天皇于866年追赠谥号“传教大师”给最澄,此为日本大师号之始。

【受戒】当时僧人的身份需要国家的认可,受戒后方可成为僧人。戒坛是受戒的场所,全国只有三个寺庙设有戒坛,分别是奈良东大寺、枥木县下野药师寺、福冈县筑前观世音寺。

【旧佛教】国家承认的主要宗派有三论、成实、法相、俱舍、律宗和华严六家,即所谓“奈良六宗”,与平安时代兴起的天台宗、真言宗两家新教相对立。

【延历】(782年八月十九日至806年五月十八日)是日本的年号之一,指的是天应之后、大同之前。此时的天皇是跨越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两个时代的桓武天皇。

【神护景云】(767年八月十六日—770年十月一日)是奈良时代称德天皇之年号。

四宗相成是新宗派创立的基础

平安时代的南都旧佛教势力逐渐衰退,而此时的天台宗、真言宗成为主流教派。在最澄门下圆仁、圆珍两位大师的带领下,加之贵族阶级在财政方面的支持,天台宗得以持续发展壮大。

后来二人门徒之间互相对立,圆珍的门徒全部迁移到园城寺,天台宗被分成两大派,比叡山一派称“山门派”,三井园城寺一派称“寺门派”,两派之间纷争不已。当时山上僧徒为维护庄园而组织僧兵,称为山法师,并常与园城寺法师、南都众徒(奈良法师)交战,并横行于京都一带,令朝廷甚为苦恼。

【新宗派】念佛宗、净土宗、临济宗、曹洞宗、净土真宗、日莲宗

【奈良时期】(710年—794年),始于元明天皇迁都至平城京(奈良),奈良末期,朝廷与贵族势力之间的矛盾激化。为了削弱权势贵族和僧侣的力量,桓武天皇于784年决定从长冈迁都到山城国的平安京(今京都市)。

【平安时期】(794年—1192年)始于桓武天皇将首都从奈良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终于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

【镰仓时期】(1185年—1333年)武家政权时代。始于1185年镰仓幕府成立,终于1333年幕府灭亡。

到了战国时期,比叡山因为拥有自己的领地,同时又拥有僧兵军队,成为与织田信长对立的各大名的藏身之地,令信长憎恨不已。元龟二年,织田信长向发动战争,火烧比叡山,山上的根本中堂、佛舍寺塔五百余栋全部被焚毁。信长死后,比叡山在丰臣秀吉等助力下再度复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定都江户(今东京),为了建造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宗教中心,江户幕府第2代将军德川秀忠与当时的天台宗高僧天海发愿兴建一座大寺院,1625年在第三代将军家光的支持下,在江户城的东北角“鬼门”一带(今上野公园一带),比照京都东北比叡山天台寺院,建造宽永寺,山号取为东叡山。

东栋、戒坛院

挑战人类极限的修行

天台宗的教义的根本为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一乘思想,但同时天台宗认为宗教的发展关乎国家命运及社会发展进程,若要使宗教成为人类心灵的救济者和提升者,必须要融合天台、密、禅、律这四宗教义之精华。所以天台宗并没有只坚持唯一的教义,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佛的境界。除了以《法华经》作为正依的经典,同时也非常重视《阿弥陀教》、《大日经》,对佛教各种经典和学说以及传统文化的不同思想作出了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天台宗的教义。

残酷的修行也是天台宗的一大特征。笼山千日回峰行是平安时代开始兴起的修行方式,要在7年内完成1000日的修行,其中第1-3年每年100天,4-5年每年200天,深夜2点出发,一路吟唱真言,穿着白麻制成的净衣,草鞋,形似含苞莲花的斗笠启程,在6小时内在比叡山间穿行30km,一路还要给等待的信众以佛珠加持。第5年700日的修行结束后,要在明王堂进行9天的断食断水断眠。第6年的路程是京都的赤山禅院60km往返100天,第7年继续走这个路程100天,再加上100天比叡山间30km的行程。行满后会获得在京都御所土足参内的资格,而随身携带的短剑和安葬费是表明这是一场一旦开始就不能结束的修行,如果放弃就只能自决。修行过程无比残酷,修行僧每天只有4小时的睡眠时间。

【一念三千】“一念”是指当下日常生活的一念心。“三千”是《华严经》十法界、《法华经》的十如是及《大智度论》的三世间相乘所得的结果,指代一切法。一念三千的意思是人的当前一念心,就具有三千种法的内容,从而也就显现出宇宙的全体

西棟_常行堂と法華堂

整座山都是世界遗产

延历寺不是一座寺庙,而是比叡山中的东塔、西塔、横川三个区域共计150所庙堂的总称。整座山都被列为世界遗产。这三个区域被称为“三塔”或“三院”,每个区域都有与本堂地位相当寺庙。

东塔是延历寺的发祥地,根本中堂是延历寺的中心。一乘止观院的后面便是最澄亲手制作的药师如来佛像。此外还有戒坛院、净土院等重要建筑,戒坛院是最澄死后他的弟子建造而成,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建筑物都是江户前期建造的。净土院是供奉最澄的庙宇,是山中最为神圣的地方。

西塔原本是第二代座主圆澄的释迦堂,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建筑是信长火烧比叡山后,上下的园城寺迁移过来的,是山中最古老的建筑。横川在西塔以北4公里处,圆仁大师曾在此隐居。位于本堂的横川中堂,曾经在平安时期供奉观音菩萨本尊,附近便是神签的发祥地,元三大师堂。

山中分布了许多历史建筑。由于这些建筑都被列为了世界遗产,也就意味着它们都成了无法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财产,要保护这些建筑,不能单单从建筑、美术工艺的角度考虑保护方法,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山内修行的传统传承下去,如何维持灵场严肃的环境氛围。

横川_横川中堂

<参考>

井上靖他監修『古寺巡礼京都26延暦寺』淡交社、1978

『比叡山歴史の散歩道』講談社、1995

村井康彦編『京都事典』東京堂出版、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