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庭园是汇集了先人们丰富、细腻的感性思维而构筑起来的空间艺术。日本的庭园艺术在汲取了包括古代中国文化的各国文化之上融入了自身的创意与时俱进,现今更是作为日本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而在世界上备受关注。那么,日本的庭园又是如何从大陆流传以及发展的呢,本文中将带您一探日本庭园的历史。

【上古·飞鸟时代】日本庭园艺术的黎明

古人有云,高山巨石、广阔的河流还有苍郁的森林中皆有神临依附在其上。模仿这些伟大的神域来造景的行为,可以说是日本庭园的根源。日本三重县城之越遗址建于于公元4世纪后期,其中有一部分流水与石阵的建筑构造遗迹是以日本奈良时代(710年 – 794年)之后才成为主流的手法所建成的。

在那之后,包括佛教在内的各式各样的文化从亚洲大陆传入日本。在推古天皇的时代,朝鲜半岛而来的渡来人在小垦田宫(日本奈良时代的宫殿)的庭园中安放了石块来象征代表着佛教世界观中心思想的须弥山,再配以象征着吴桥的拱桥,早期日本庭园的基本构造就呈现出来了。

日本飞鸟时代(592年 – 710年)的庭院设计先是在推古天皇时期受到了百济(古代朝鲜半岛的国家)的影响,天智天皇之后又受到了新罗(古代朝鲜半岛的国家)的影响。前者的影响之下园池以规矩的方形居多,后者则是喜爱以曲岸配以池中岛。同一时期的飞鸟京苑池和酒船石遗迹中还可以看出当时的日本庭园已有石造物的装饰构成要素。

平城京东院庭园。曲线描绘出的池泉配以石砾与出岛的自然风景式庭园。

【奈良时代】独具一格的造园的开始

日本的奈良时代是天平文化(指天平天皇时期的贵族、佛教文化)处处开花的时代。从当时街道的景观设计来说虽然一见之下受到了中国唐代的大量影响,然而却绝非生搬硬套,日本的古人在造园时即汲取了唐朝的精华,又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自然风景式意匠为中心的造景方法,并由此发展出了一条独特的造园之路。

【平安时代】从飨宴的空间超脱到西方净土世界

平安京的都城(现京都)可谓是被青山绿水所环绕,地利的保证让庭园的造园技术在平安时代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当时的日本贵族们多住在寝殿造(当时的一种建筑模式)的大宅邸中,主宅的南面造有广阔的水池,每当宴会开始时龙头舟就载着享乐的贵族们顺着弯曲的池岸划入水面。

平安时代后期,佛教中的末法思想开始传播开来,在寝殿造庭园中使用曼陀罗世界的构图的净土式庭园很是盛行。净土式庭园设计主要是以寝殿作为本堂、池塘的东岸喻为此岸、西岸喻为彼岸,并在西岸建造阿弥陀堂以祈求极乐净土的出现。

平安时代的贵族橘俊纲著有《作庭记》,此书中记载着的平安时代的造园技法,得以让当时的技法传承至今。

西芳寺庭园还被称为“苔寺”,其庭园中的这种三尊石的造景方式成为了后来许多庭园造景的临摹对象

【镰仓·室町時代】禅宗的流行与枯山水

在镰仓(1185年 –1333年)·室町时代(1336年 –1573年),武士当道,佛教禅宗文化盛行,许多禅宗寺庙都在当时倚山而建。

镰仓时代后期,禅僧梦窗疏石提倡将庭院作为教化民众以及修道的场所,作为禅修场所的庭院巧妙的融入了水墨画的艺匠,这对枯山水式庭院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建于室町时代的鹿苑寺(金阁寺)和慈照寺(银阁寺)的庭院融合了从前的净土式庭院和禅宗式庭院的造园方式,成为了可以代表当时的北山与东山的文化遗产。

日本历史上的应仁之乱(1467年- 1477年)结束后,禅宗寺院里开始发展出一种用白砂石和植物来表现水景的枯山水造园方式。当时的人们为了修行会将自己的起居都安排在书房,枯山水的庭院则面对着书房。他们认为,修行时对着空旷且抽象的景象能让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峙,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

京都嵯峨野的名庭天龙寺庭园,其方丈堂对岸的龙门瀑布,池塘中央的鲤鱼石寓意着鲤鱼跃龙门。

安土桃山时代】 豪华庭园与侘寂的极小空间

安土桃山时代,漫长的战乱终于结束,战争的胜利者为了炫耀其已夺取天下的权力,大兴土木工程,建造了一座座雄伟华丽的庭园。

然而,这种建造目的明显不同于从前,为了表达当权者不老不死的愿望,庭园中放置有象征鹤龟蓬莱的石阵。庭园失去了的精神性和宗教色彩得内涵,仅仅是成为了权力者们游兴的场所。

与当时华丽宏伟的庭园成为对比,受到禅的思想和隐世文学的影响,以远离世俗的生活方式为理想的“茶之汤”的饮茶文化开始流行,带有茶室的露地式庭园也从而成为一种主流的模式。    露地也可以被称为茶庭,这种模式是用有限的极小空间表达侘寂的风情,体现出有如身在深山幽谷的情趣。露地式庭院的模式是于千利休時代(1522年-1591年)最终确立完成。

加贺前田家的庭园·兼六园、霞池的北岸的象征。弯曲的流水在这附近注入池塘。

【江户时代】集各时代的要素而成的大名庭园

江户时代时幕府在江户(现东京)的统治地位确立,臣服于将军膝下的大名(日本封建时期领主们的称谓)们将庭园作为与将军家交好的重要社交场所。这些庭园的规模都非常大,园池要能容纳游船在池面回游,园景大多是中国西湖和日本三景(宫城县的松岛、京都府的天桥立、广岛县的严岛)的缩景。不单单是在江户,具有实力的大名还会在自己的封地也建造同样宏伟的庭园。

除了江户,京都的修学院离宫等富有雅趣的贵族庭院也一一建成。江户时代中后期,除了贵族以外平民中的富裕阶层也相争模仿造园,即使是街坊中狭隘的路道也都开始被精心设计、布置。贵族同时也是造园家的小堀远州在当时经手了许多有名庭园的设计,其中有不少流传至今。

后来作为水尾上皇的别墅而建成的修学院离宫庭园。意味着龙背的岛上亭

【明治·大正时代】西化与日本庭园的新潮流

进入了明治和大正时代之后,日本各方各面都进入了全面西化的进程。社会快速的西式化使得日本传统文化受到了轻视,采用了西洋式技术和意匠的和洋折衷庭园成为了当时日本庭园的主流。在江户,大多数的大名庭园都逐渐消失,只有极少一部分免遭破坏的庭园作为公共开放的公园保留至今。

即使和洋折衷的庭园在当时成为了主流,但是赞成继承传统样式的声音也还是很强烈,小川治兵卫就是赞同者的其中一员。他为政要或是富豪们所设计的庭园借以池泉和流水为中心,自然风光与庭院内的景色相连,明亮开放的草坪、位于树林之间的茶室等,以全新的感觉引领了日本庭园的现代化。

另一方面,被烧毁或是经久未闻的旧庭园也得到了一定的社会关注。明治末期,一些表千家(茶道的流派)的茶室和露地式庭院得到了修复与重振。

重森三玲的杰作,东福寺的“市松之庭”。这个庭园被誉为象征着现代日本庭园的诞生

【昭和·平成时代】对于创新性的各种尝试

日本庭园的世界可以说是越来越大胆也越来越多尝试了。代表的有重森三玲通过花道、茶道,在尊重古时技术的同时,以崭新的想法开拓了自己的世界,他的作品若是包括修复品的话合计起来有将近200个。并且不只是重森三玲的作品,其他能体现出建筑家和雕刻家个人感性思维的庭院也都变得令人瞩目起来。

在面向海外时,例如在万国博览会等场合日本的庭园也都有很高的人气,甚至这种特殊的建筑风格还延伸到了西欧的一些主要城市。日本国内也进行了各种挖掘与调查并着手于古代庭园复原,近来在平城京遗址等珍贵庭园遗建的复原工作已经大有成色。

进入平成年代后,由于过快的现代化发展导致了许多问题例如地球温暖化和城市热岛现象等。为了缓和这些问题,现代日本人把目光纷纷投向了都市空间的绿化,例如將高楼大厦的顶楼庭园化的建设正在水深火热地进行中。